1、粘性物质太少
饵料配方附钩性不好可以增加粘性物质,比如拉丝粉、粘粉等,其中粘粉能增加饵料配方的粘性,拉丝粉能形成网状结构将饵料配方各组分拉合在一块,但添加量不适合过多,不然会干扰饵料配方的雾化成效。
2、轻质成分过多
饵料配方附钩性不好可以降低轻质成分,比如雪花粉、轻麸等,轻质成分能增加饵料配方的雾化成效和诱鱼成效,但会减少饵料配方的附钩性,适当降低饵料配方中的轻质成分能让饵料配方更好的附着在鱼钩上。
3、饵水比不合理
饵料配方附钩性不好可以调整饵水比,饵水比是指饵料配方和水的体积比,不可以过大或过小;其中饵水比过大,开出的饵料配方太稀,没办法附着在鱼钩上;饵水比过小,开出的饵料配方太硬,附钩性也不理想。
4、吸水时间不足
饵料配方附钩性不好可以让饵料配方充分吸水,开饵时要先将饵料配方混合均匀,目的是确保饵料配方中的粘性成分均有分布,加水后要将饵料配方和水搅拌均匀,然后堆在饵料配方盆中醒饵5~15分钟让饵料配方充分吸水。
5、打揉次数不够
饵料配方附钩性不好可以适合多打揉几次,所有谷物类饵料配方都是越打揉就越粘,打揉时要朝一个方向打揉,力度和次数也要适合,比如打揉不足会干扰饵料配方的附钩性,打揉过度又容易变成“死饵”。
6、上饵手法有误
1、拉饵:拉饵是最常见的上饵方法之一,指用饵团轻轻压住鱼钩,借助拉丝粉产生的蛋白纤维将饵料配方拉在鱼钩上,优点是饵团均匀、上饵速度快、雾化成效好、可口性佳。
2、搓饵:搓饵是最常见的上饵方法之一,指直接用手指将饵团捏(搓)在鱼钩上,饵团形状有棱锥型、圆球型、水滴形等,饵团大小可以参考钓场、鱼情、水情等灵活调整。